小说排行榜网
男频 女频

孔颖达的小说,孔颖达的5本作品

  1. No.1・春秋左传正义

    作者:孔颖达・24人搜索
    简介:《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旧题春秋左丘明撰,晋杜预(222-284)注。唐孔颖达(574-648)疏。传本较多,主要有宋刊巾箱本,明翻刻相台岳氏本,清乾隆四十八年(1793)武英殿刻本,民国间《四部备要》丛书本,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明翻相台本影印本等。杜注孔疏合刊本传本亦多,主要有《汪氏丛书》本、《四库全书》本及各种版本的《十三经注疏》本等。
  2. No.2・毛诗正义

    作者:孔颖达・3人搜索
    简介:《诗经》研究著作,简称《孔疏》,共40卷。唐贞观十六年(642),孔颖达、王德昭、齐威等奉唐太宗诏命所作《五经正义》之一,为当时由政府颁布的官书。《毛诗正义》出于王德韶、齐威等人之手,而孔颖达总其成。《毛诗正义》是对于《毛传》及《郑笺》的疏解,合称《毛诗注疏》。“传”“笺”被称为“注”。毛传、郑笺的“传”和“笺”,当时都各有特定的意义,“传”指阐明经义,“笺”有补充与修订毛传的意思,一方面对毛传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使可识别。“正义”被称为“疏”,指在前人的注解上作注解。四库全书总目》说:“其书以刘焯《毛诗义疏》、刘炫《毛诗述义》为稿本,故能融贯群言,包罗古义,终唐之世,人无异词。”说明此书内容取材之广和在唐代影响之大。其中包括了汉魏时期学者对《诗经》的各种解释,汇集了两晋南北朝学者研究《诗经》的成果,有的地方并能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如对于《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删《诗》之说表示怀疑等,但其书遵循“疏不破注”的原则,未能越出《毛传》、《郑笺》的范围,对二者的分歧也不敢加以判断,因而不可避免地承袭了《毛传》、《郑笺》的某些错误;在疏解方面此书颇多烦言赘语,这是唐人义疏的共同缺点。
  3. No.3・毛诗注疏

    作者:孔颖达・0人搜索
    简介:亦称《毛诗正义》。经学著作。唐代颁布的官书《五经正义》之一。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40卷,每卷末附核勘记。民国25年(1936)上海中华书局缩印《四部备要》本。此书以隋刘焯《毛诗义疏》,刘炫《毛诗述义》为稿本,融合魏、晋、南北朝学者有关研究《诗经》的见解,阐释《毛传》和《郑笺》,对于了解《传》、《笺》的内容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由于《正义》遵守“疏不破注”的原则,因而承袭了《传》、《笺》的某些错误,对《毛传》的本意也产生了误解。后世流传的注本有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今流传有《十三经注疏》本。
  4. No.4・尚书正义

    作者:孔颖达・0人搜索
    简介:唐初《五经正义》的第二部,孔颖达、王德韶、李子云等奉诏撰,朱长才、苏德融、隋德素、王士雄、赵弘智复审,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张行成等人刊定。此书凑合《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并采用伪孔安国《尚书传》,将伏胜本《今文尚书》20篇分为33篇,加上所谓的出自孔宅夹壁的《古文尚书》25篇,定为58篇,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经书。流传几千年,对后世影响巨大。孔颖达等在此书《正义》中较多地谈到了天与人的关系,反复阐明用天道治理民众的道理。他们是以君为师,而不敢像孟子、杨雄那样以师自任,这是汉代以后尤其是当时现实的反映。但是如果君主不好好地治理百姓,就是违背天意,这时,天就会离他而去。这些观点都是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的。另外,此书还保存了不少旧说典故,在训诂学上也有较大的价值。
  5. No.5・周易正义

    作者:孔颖达・0人搜索
    简介:易学著作。唐孔颖达撰。是一本诠释王弼《周易注》的著作。全书十卷。《序》称凡十有四卷,《旧唐书·经籍志》、《郡斋读书志》著录同;《新唐书·艺文志》称十六卷,乃讹“四”为“六”;《直斋书录题解》作十三卷,则略去卷首“八论”不计。原来只有单行本,宋人为阅读方便,乃合刻经、注、疏为一本,又依王注本合编为十卷。唐贞观年间,为统一南北学风以加强思想统治,诏儒官孔颖达等撰《五经义赞》,后来又诏改为《五经正义》。所谓“正义”,是就一家之经注作疏解,即六朝人所说的“义疏”或“疏”的著作,因其为国家颁行学校的讲义而称“正义”。南北朝时,王弼《周易注》与郑玄《周易注》并为世之显学:王注显于南朝,郑注显于北朝。孔颖达撰《周易正义》舍郑注而采王注为疏,在于唐初学风虽兼南北,而老、庄、《周易》则以南学为宗。《序》称南朝王注有《义疏》十余家,或“辞尚虚玄,义多浮诞”,或“义涉于释氏”,“背本”“违注”。《正义》便是就南朝十余家《义疏》整理删定写成,“事必以仲尼为宗,义理可诠,先以辅嗣(王弼)为本,去其华而取其实,欲使信而有征”(《序》)。主要版本有《四库全书》本、《十三经注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