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作者:叫天 状态:完结 热度:10762
★★★★★ ★★★★★
6.9分

主角穿越,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怎么办?新书《超凡大明》已发布,求支持,谢谢!

书友评价

书友19960 3年前

太白了,太蠢了╰(*´︶`*)╯u,比东林党还空想主义!我只能说,我感觉我看到了火影鸣人!“穿越自带弱智光环”把所有人变成弱智,再利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他!![点赞][点赞][点赞]简直就是中国无魔版火影啊[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流鼻涕]

藐视低能 2年前

还行,逻辑没问题,火候把握得不错,就是最后写的,怎么看都很仓促

书友99303 2年前

怎么说呢,感觉剧情有点拖拉,先不说皇城都抄了多少家,搜刮了多少,后面八大商也给抄了,还写的没兵什么的,你有钱有粮你怕没兵,每次打战那些投降的,你直接放回去种田,这些就算了,火枪大炮在手,大炮笨重不易搬运就算了,你火枪不会大力发展?你要是配个十万火枪手,你都能横推了,还写得这么磨叽,打完李自成想南下,这时候不想着先把流匪杀了,反而跑去扬州抄家,最后还留点兵力在那边守着,自己都写得兵力不够,还拆分出来,觉得就没啥意思了,本来可以温水煮青蛙,等内乱平了你在收拾贪官地主之类,结果你刚南下,流匪四起,你这时候反而跑出来抄家,你确定不是把人逼反嘛

雪深 4年前

把风寒当瘟疫 真当古代人没常识?夏天淋个雨就大规模感冒我就不说了 不应该当洗澡么?

书友18352 4年前

这个主角不停的照搬现在的一些东西,皇帝还不停的夸他结合实际,我就纳闷了,儒家地主统治地位的明朝,他们不敢杀主角不敢杀皇帝?明朝溺水而亡的皇帝还少吗?天启,正德怎么死的没数吗?

书友34146 2年前

唉,文采真不行,老是一个词反反复复用?您不知道汉语有近义词这种东西吗?

说实话是会死的 2年前

想救明朝末年估计也只能起兵造反了[吃瓜]

书友03017 3年前

明末崇祯除非一个农业大佬,要不拉不回来,那天灾在古代没一个朝代能活下去加上文臣都那鸟样,就算你把秦皇汉武扔过去能不能在各种暗杀中活下来另说,各种天灾有多少都不够往里扔的,要是开国时碰见还好毕竟执行力最强的时候!就那天灾扔现代能不能扛过去另说!

书友94956 3年前

主角穿越了,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

消失的爱 4年前

明朝后期根本就没救了,这不仅仅是人祸问题,这还有天灾不可逆的问题。如果提前几十年还有可能。明朝不是宋朝,宋朝是以强而亡,明朝是以弱而亡。以下是百度得来的崇祯的天灾人祸: 天启七年八月十一日甲辰(1627年9月19日),明熹宗崩,由于没有子嗣,朱由检受遗命于同月廿四日丁巳(1627年10月2日)继承皇位,时年十七岁。 次年正月初一癸亥(1628年2月5日),改年号为“崇祯”。 剿除阉党 崇祯帝即位后,勤于政务。同时大力清除阉党。他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天启七年十一月初一甲子(1627年12月18日),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 天启七年十一月初五戊辰(1627年12月22日),魏忠贤自缢而死,崇祯帝下令磔其尸于河间。 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平反冤狱,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 大旱不断 参见:明朝小冰河时期  该幅朱由检头像取自1906.11上海《月月小说》 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祯朝以来,陕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离失所。 崇祯二年五月正式议裁陕北驿站,驿站兵士李自成失业。 崇祯三年(1630年)陕西又大饥,陕西巡按马懋才在《备陈大饥疏》上说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 崇祯六年(1633年),“全陕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 崇祯七年(1634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庚午(崇祯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旱灾又引起蝗灾,使得灾情更加扩大。河南于崇祯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其饥民多从“闯王”李自成。崇祯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瘟疫爆发 崇祯十三年(1640年),顺德府、河间府和大名府均有大疫,并且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瘟疫传染,人死八九”。 崇祯十四年(1641年),疫情进一步发展。在大名府,“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死亡人口的比率相当高。广平、顺德、真定等府,类似的记载相当多。左懋第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这时华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疫疾从河北地区传染至北京,病名叫“疙瘩病”,“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赘肉隆起,数刻立死,谓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间又有呕血者,或一家数人并死。”“疙瘩”是对腺鼠疫患者的淋巴结肿大的称呼。 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秋间发生的腺鼠疫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天转化为肺鼠疫。北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大约为40%甚至更多,十室九空。北京郊区的疫情也很严重。在通州,“崇祯十六年癸未七月大疫,名曰疙疽病,比屋传染,有阖家丧亡竟无收敛者”。昌平州的记载中称为“疙疽病”,而且“见则死,至有灭门者”。河间府景县“崇祯十六年大疫,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天津爆发肺鼠疫:“上天降灾,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传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数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门逐户,无一保全。” 崇祯十七年(1644年),天津督理军务骆养性说,“昨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崇祯十七年(1644年)秋天,鼠疫南传至潞安府,“病者先于腋下股间生核,或吐淡血即死,不受药饵。虽亲友不敢问吊,有阖门死绝无人收葬者”。 山西鼠疫也向周边省份传播。崇祯七、八年间兴县人民因避疫而逃之一空,有可能将鼠疫传播到相邻的地区。从兴县过黄河,就是陕西的延安府和榆林府,崇祯九年至十六年,榆林府和延安府属县相继发生大疫,如崇祯十年“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江南在崇祯十三年(1640年)遭大水,崇祯十四年(1641年)有旱蝗并灾,崇祯十五年持续发生旱灾和流行大疫。地方社会处在了十分脆弱的状态,盗匪与流民并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 据史学家不完全统计,明代万历和崇祯年间两次鼠疫大流行中,华北陕、晋、冀3省死亡人数至少在千万人以上。鼠疫的流行与旱灾、蝗灾及战乱的接踵而至,明王朝抵不住清兵南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令人惊奇的是,蔓延多年的鼠疫在清顺治元年(1644年)后就消散得无影无踪,华北各地风调雨顺,社会经济开始复苏。

书友99479 4年前

看了二十来章,实在看不下去了。扬州守城九日围城,一日破城。作者写了个百日,那九十天是你守的吗?!写历史小说,拜托查查资料再写,别闹乌龙成吗?

Leon大神-小号 3年前

前面还可以,后面直接烂成翔了

书友08763 3年前

这名字和内容都很飞卢啊

书友48108 3年前

看了小说名字就已经知道小说内容了,我在这里排个雷。

Rebirth 4年前

开局爆自己穿越者身份,剧毒。

书友80078 3年前

太想当然了,若按作者方式,主角不能活过一周

631206344 4年前

本来是想给2⭐️的,但是因为是写中兴汉族朝廷,所以决定给4星,鼓励作者。老实说看的我尴尬,不多说了,看了几十章,尴尬的我弃书

没事别找我 3年前

一个字‘’绝

花梓君 4年前

全是错误章节,看个毛啊

书友74979 4年前

看多了明末文,我都不忍心看建奴的内容了,各种花式虐皇太极多尔衮,太残暴了

书友74979 4年前

其实写的一般吧,但看的挺爽

书友66216 4年前

你麻痹,更新2章,全是重复的,再也不看了

消失的爱 4年前

明朝默念已经无法改变了,也就某些作者在尴尬的写着怎样怎样的改变云云!

书友66216 4年前

更新及时一些,每天也不固定,

书友25051 4年前

什么玩意,滥竽充数,老是重复用一段文字充数,也好意思

SQHYIY 4年前

看了第一章,这猪脚的头脑无与伦比………

亦晨曦 4年前

此尬只因书中有,人间哪有几回闻?

书友13864 4年前

从起点上面居然是和万族之劫,大奉打更人一个榜单的,我也是服了,和其他书比,无论是搜索量,评论量还是质量有可比性吗?还是说七点也会刷票?

酒肉和尚 4年前

忒尬。。。。。。

书友81123 4年前

这是之前没写完接着写还是刚开始写,刚看了前面一点,这我高中的时候就看过这情节,只是这书稍微有些不一样

类似《穿越之掉崇祯面前》小说

新宋

新宋

扼元

扼元

我在异世召唤全史名将

我在异世召唤全史名将

红楼从庶子开始

红楼从庶子开始

让你出国留学你成了毛熊少将

让你出国留学你成了毛熊少将

昭昭

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