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能提供至少2000项关于国家的统计数据。如果崇祯对于自己的国家了如指掌,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另一个模样。
崇祯就是个废物,主角就是个废物加胆小鬼。
大灾荒背景下搞保护动物,还要把百姓迁移出动物生活范围,原本的田地作废,然后安排去塞外耕种,百姓由粮食生产者变成了单纯的粮食消耗者,这不是增加饥荒人口吗。路上需要时间,开荒需要时间,土地变成田地需要时间开垦,耕种需要合适的季节,运气不好错过了,这也要时间等待,成熟更是需要几个月,大灾荒搞这种事情,也是厉害了。[点赞]
作猪跟个弱智一样,估计是日本日出的脑残。万年人口1.5亿。还世界15亿人口。估计是作猪生的吧。不到500万的英国,不到千万的俄毛,拿着火绳枪已经被作猪写成神。斯里兰卡这种要地都不收,已经圣母脑残到一定境界。技术教育不封,估计是想被日本艹一下
200张以后就不用看了,水的要死
明末的主要问题是收不上税,万历都收不上税,年收入800万两。正德天启想收税,但手段差了一点,都被搞得无子落水病亡(士人对皇帝的警告⚠️⚠️⚠️) 崇祯年收入400万两,啥都干不了。天启还能维持现状,崇祯连维持现状都很难。 听了袁崇焕的话,干掉毛文龙,解放了清朝的后顾之忧,又干掉袁崇焕,使清军入关劫掠如入无人之地。 因为和满清打仗,要加税,不收士绅的税,只收破产农民身上了。本来就是天灾不断,再一加税,不造反就是死! 起义不断,越收税越少。最后被干掉! 都是自己作!! 亡国之君! 其他的,想兵器豆腐渣、火枪炸膛、马政败坏、军队家丁军阀化、军户不堪为兵军事体系崩坏、小冰河期、瘟疫、宗室人口负担、东林党、地方士绅商人勾结集团、晋商当汉奸、军队投降满清致使军事技术泄露、满清蒙古军事联盟、江南种棉花不种粮食使粮食总产量不足、国家人口过多、银子流入过多假铜钱泛滥使金融体系变坏、不开海、不用水师攻打辽东、崇祯乱指挥造成各种精兵良将死亡、党争不断、中央平时相互牵制的体制不适合战时等等………… 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没钱啥都做不了,有钱才可能慢慢解决问题!! 想做事,比如说挨满清的毒打,也得要钱。但是没有钱,胡乱加三饷,打破了民间本就濒临崩溃的平衡,一下子造反不断。 然后越打仗越收税越造反,再平反再收税再造反……无限制恶性循环!
才6岁,这不是天才了,是怪物
作者有一点就是帝国,列强的气势没有写出来,作为帝国公民的优越感了,还有就是帝国公民的豪气了都没有写出来。最主要的是儒家思想没有彻底解决,前面做的在好也是人死政消灭。
学统计的文章里面数据造假,好怕作者突然进局子啊,哈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身边的心腹一个个都犯了家规,看着没多大,但在当时,确实已经够杖毙,他这么一帮,当一个大企业怎么运转?公私不分,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明后期说啥都没用,除非老魏不死,估计还能玩一玩,你一个皇帝,要钱没钱要兵没兵,你玩毛线。好不容易有个老魏帮你抓钱抓权,你还自废武功。
玩单机游戏[横脸笑]
太子向太监低头,滑天下之大稽!
垃圾,要么天启要么万历,还有的救,这直接婴儿
就这样的小说还有4.5的成绩?给人的感觉像是快进5倍数看片,能看出什么?不觉得脑子蚊蚊的?
这作者就一荣誉女人,眼里只看得见女人受苦,男人再苦它也能看不见
写的不错,就是把崇祯写的太好了,如果历史上他有这智慧他也不会亡国了
看了半天,看明白了!国人穷人是自己多生造成的,都以为多子多福呢,不知道人多犯难成灾在温饱没解决,人为了活下来,什么都能干!独生子女最好,人少地多,人多一亩三分地只能养活自己,养活不了家人,只能干点其他的事了[呲牙笑]
不是你让我怎么看下去啊?显微镜都被你弄出来了,你让我怎么看得下去啊,看到了细菌
崽卖爷田,不心疼啊[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500章以前,虽然很多不合理,但是还是不错的。后面兵变登基什么鬼,放出了军国::主义怪兽。另外,这也太高看明末生产力了。各种杂七杂八的收入两亿两,按十税一计算,就是每年国民生产总值20亿两,人均十三两,一个五口之家年收入六十多两,这是提前进入发达国家了?那个年月,买个丫鬟,八两,是有卖身契那种。
大明主要收不上税 天灾人祸 农民抗灾能力差 被各方面压榨 朝廷党争太大 善于忽悠皇帝 什么钱都敢贪 不贪的都被弄死了 皇帝手里没钱 被文臣忽悠瘸了 没有军权 厂卫都被自己废了 完全成了被架空的傀儡
阵亡将士给100个月工资?作者你识数吗?知道银子价值不?
作者是不是对数据不敏感,动不动死七八千人,上万人,你知道成千上万是什么概念吗?还统计大明
崇祯奇怪的问道:“皇儿是不是算错了?这历代盛世,人口不及我朝,军队不及我朝,国土面积不及我朝,耕地也没有大明多?” 正史中: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祯朝以来,陕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离失所。 崇祯二年五月正式议裁陕北驿站,驿站兵士李自成失业。 崇祯三年(1630年)陕西又大饥,陕西巡按马懋才在《备陈大饥疏》上说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 崇祯六年(1633年),“全陕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 崇祯七年(1634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庚午(崇祯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旱灾又引起蝗灾,使得灾情更加扩大。河南于崇祯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其饥民多从“闯王”李自成。崇祯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瘟疫爆发 崇祯十三年(1640年),顺德府、河间府和大名府均有大疫,并且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瘟疫传染,人死八九”。 崇祯十四年(1641年),疫情进一步发展。在大名府,“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死亡人口的比率相当高。广平、顺德、真定等府,类似的记载相当多。左懋第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这时华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疫疾从河北地区传染至北京,病名叫“疙瘩病”,“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赘肉隆起,数刻立死,谓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间又有呕血者,或一家数人并死。”“疙瘩”是对腺鼠疫患者的淋巴结肿大的称呼。 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秋间发生的腺鼠疫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天转化为肺鼠疫。北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大约为40%甚至更多,十室九空。北京郊区的疫情也很严重。在通州,“崇祯十六年癸未七月大疫,名曰疙疽病,比屋传染,有阖家丧亡竟无收敛者”。昌平州的记载中称为“疙疽病”,而且“见则死,至有灭门者”。河间府景县“崇祯十六年大疫,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天津爆发肺鼠疫:“上天降灾,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传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数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门逐户,无一保全。” 崇祯十七年(1644年),天津督理军务骆养性说,“昨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崇祯十七年(1644年)秋天,鼠疫南传至潞安府,“病者先于腋下股间生核,或吐淡血即死,不受药饵。虽亲友不敢问吊,有阖门死绝无人收葬者”。 山西鼠疫也向周边省份传播。崇祯七、八年间兴县人民因避疫而逃之一空,有可能将鼠疫传播到相邻的地区。从兴县过黄河,就是陕西的延安府和榆林府,崇祯九年至十六年,榆林府和延安府属县相继发生大疫,如崇祯十年“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江南在崇祯十三年(1640年)遭大水,崇祯十四年(1641年)有旱蝗并灾,崇祯十五年持续发生旱灾和流行大疫。地方社会处在了十分脆弱的状态,盗匪与流民并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 据史学家不完全统计,明代万历和崇祯年间两次鼠疫大流行中,华北陕、晋、冀3省死亡人数至少在千万人以上。鼠疫的流行与旱灾、蝗灾及战乱的接踵而至,明王朝抵不住清兵南下,也就在情理之中
亡其国,绝其种,灭其苗裔。霸道,喜欢
整体不错,推荐
儿子教育老爸?真牛!
好看作者加油!
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明朝,甚至是改造明朝,看的也挺顺畅,爽点也有,不过按照这套路发展就是吊打全球,但是也挺值得一看的,比起其他大神明朝的小说也不逞多让,强推👍
崇祯就是个废物,主角就是个废物加胆小鬼。